|
人工神经形态器件发展现状与展望
张玲;刘国柱;于宗光
摘要
(
886 )
PDF(7810KB)
(
680
)
可视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对计算速度和计算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因存算分离引发“存储墙”和“功耗墙”问题而不再满足智能大数据应用场景快、准、智的响应需求。综述了人工神经形态器件与电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主要包括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基于传统成熟CMOS技术的SRAM或DRAM构建,其原型器件在信息存储方面属于易失型;另一种是基于非易失性FLASH器件或新型存储器件或新材料构建。最后,对人工神经形态器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X
张玲;刘国柱;于宗光. 人工神经形态器件发展现状与展望[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101-.
ZHANG Ling, LIU Guozhu,YU Zongguang. Recent Advances in Neuromorphic Devices[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101-.
|
|
对于EMC封装模具离型性的改良研究
潘旭麒;李进;袁健;程琪
摘要
(
306 )
PDF(1472KB)
(
252
)
可视化
 
随着聚乙烯蜡(PE蜡)在环氧塑封料(EMC)中的广泛应用,其在高温环境下氧化而导致的模具离型性变差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通过从抑制PE蜡高温氧化入手,研究抗氧化剂的加入对模具离型性及EMC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MC材料中加入AO-60或AO-412S这两种抗氧化剂,不但不会对材料本身性能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模具久置后离型性降低的问题。随着抗氧化剂用量的增加,对于模具离型性的改善先提升后基本保持不变,添加量在5 phr时即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X
潘旭麒;李进;袁健;程琪. 对于EMC封装模具离型性的改良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201-.
PAN Xuqi, LI Jin, YUAN Jian, CHENG Qi.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of Mold Release Properties for EMC Packaging[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201-.
|
|
集成电路测试中测试Map的“重生”技术
张亚军;陆坚
摘要
(
400 )
PDF(2108KB)
(
437
)
可视化
 
晶圆测试每完成一片晶圆都会生成一张测试Map,在晶圆没有进行研磨、划片、挑粒和键合等封装工序之前,这张测试Map就是这片晶圆的“身份证”。“身份证”办理通常分为首次“申领”和“补办”等,首次“申领”适用于晶圆常规测试流程,“补办”适用于二次及以上处理,其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数据存在但测试Map丢失、客户提供电子Map要求测试但非探针台接受格式等情况。测试Map补办“身份证”的需求促使测试Map的“重生”技术应运而生。以TSK系列探针台为例,介绍了测试Map“重生”的技术流程,为这一特殊生产流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X
张亚军;陆坚. 集成电路测试中测试Map的“重生”技术[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202-.
ZHANG Yajun, LU Jian. "Rebirth"Technology of Test Map in Integrated Circuit Test[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202-.
|
|
一种基于HTCC技术的收发组件一体化外壳
周昊;刘海;程凯
摘要
(
272 )
PDF(2486KB)
(
405
)
可视化
 
设计了一款基于HTCC技术的双通道收发组件一体化外壳。在传输微波信号方面,利用HFSS软件设计射频传输通道,采用地孔优化设计和阻抗匹配的方法优化传输端口和基板内部传输线,改善外壳微波特性。测试结果显示,在10 MHz~8 GHz的范围内,射频端口和异面传输线插入损耗小于0.30 dB。在外壳结构设计方面,利用Abaqus软件优化了焊接接头,测试结果表明,外壳经过高温钎焊后的平面度≤1.8μm/mm。
X
周昊;刘海;程凯. 一种基于HTCC技术的收发组件一体化外壳[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203-.
ZHOU Hao, LIU Hai, CHENG Kai. Design of HTCC PackageFor T/R Module[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203-.
|
|
一种用于引线键合工艺的自动在线检测技术
李茂松;胡琼;朱虹姣
摘要
(
434 )
PDF(1758KB)
(
406
)
可视化
 
详细论述了引线键合在线自动检测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分析了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提出了一种金丝球焊键合在线自动检测法,通过对键合引线形成的二维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了对键合引线连接正确性、植球完整性、焊球直径、引线断裂、偏移、塌陷等缺陷的在线检测。该技术使用机器自动检测代替人工检测,使检测效率提升了80%左右,检准率达到100%。
X
李茂松;胡琼;朱虹姣. 一种用于引线键合工艺的自动在线检测技术[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204-.
LI Maosong, HU Qiong, ZHU Hongjiao. An Automatic On-line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Wire Bonding Process[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204-.
|
|
一种双通道16位串行数模转换器电路设计
康明超;孔祥艺;黄立朝;丁宁;时晨杰
摘要
(
167 )
PDF(1175KB)
(
164
)
可视化
 
提出一种双通道16位串型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结构,该结构为电流舵与串电阻混合型DAC。设计采用4+6+6的分段方式,从结构角度能有效降低DAC的功耗,其中高4位采用串电阻型16选1的译码结构,中6位采用串电阻型64选1的译码结构,低6位采用温度计电流舵译码结构。并利用Spectre工具仿真验证DAC的功能和性能。使用0.5 μm CMOS工艺实现电路版图。在25 ℃环境温度下,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功耗为730 μA,有效位数为15.19位,信噪比为93.21 dB,总谐波失真为62.62 d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94.49 dB。
X
康明超;孔祥艺;黄立朝;丁宁;时晨杰. 一种双通道16位串行数模转换器电路设计[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301-.
KANG Mingchao, KONG Xiangyi, HUANG Lichao, DING Ning, SHI Chenjie. The CircuitDesign of a Dual-Channel 16 bit Serial Digtal-to-Analog Converter[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301-.
|
|
一种自动识别信息并计算ECC值的DDR后门访问验证方法
周文强;雷淑岚;孙维东
摘要
(
390 )
PDF(2516KB)
(
203
)
可视化
 
当双倍速率内存(DDR)控制系统开启错误检查与纠正(ECC)功能时,若访问的数据宽度小于DDR memory的接口总宽度,在仿真时需要进行ECC计算并初始化DDR memory数据,否则不能正常仿真。传统的方法是通过DDR控制器进行前门访问的方式来初始化数据并计算ECC值,但该方法在仿真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为了减少仿真初始化数据的时间,同时实现灵活可配置且达到相同的验证目的,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配置信息并自动计算ECC值的DDR后门访问验证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配置文件和数据文件,并采用System Verilog语言编写处理文件,实现自动提取信息的功能,并在处理文件中采用System Verilog语言模拟了和DDR控制器相同功能的ECC算法(Verilog语言实现),提取的数据经过模拟的ECC算法自动计算出ECC值,然后将ECC值和数据在仿真开始时通过后门方式提前加载到DDR memory,最后进行CPU读写DDR数据的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未初始化ECC数据时,仿真进入死循环。在初始化极小一段地址范围时,提出的方法比前门访问的方法减少约15.2%的时间,同时达到了相同的验证目的,且配置方便、易于验证。当初始化地址范围扩大到kB、MB、GB的数量级时,可减少数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型DDR系统(DDR2~DDR5)。
X
周文强;雷淑岚;孙维东. 一种自动识别信息并计算ECC值的DDR后门访问验证方法[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302-.
ZHOU Wenqiang, LEI Shulan, SUN Weidong. A DDR Backdoor Access Verification MethodWhich can Identify Information and Calculate ECC Value Automatically[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302-.
|
|
一种带使能控制的16选1高压模拟开关电路的设计
程绪林;黄立朝;杨兵;张如州
摘要
(
206 )
PDF(2516KB)
(
148
)
可视化
 
模拟开关市场需求巨大,正朝着高工作电压、多样化逻辑控制的方向发展。顺应市场需求,并基于高压工艺,设计了一款带使能控制的16选1高压模拟开关电路。电路可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也可采用单电源供电。电路可正常工作的高压供电范围较宽,为双电源±4.5~±20 V,单电源4.5~40 V。其性能参数能完美实现的供电电压范围为双电源±10.8~±16.5 V,单电源10.8~16.5 V。设计的电路具有16路模拟CMOS开关,5 MHz超快传输速率,最大28 mW的超低功耗,较低的通道导通电阻,10 MHz的读写和清零功能,并带有使能控制功能。电路采用国内自主高压工艺流片,经测试验证,电参数达到指标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电源控制系统、微处理器的交互接口等领域。
X
程绪林;黄立朝;杨兵;张如州. 一种带使能控制的16选1高压模拟开关电路的设计[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303-.
CHENG Xulin, HUANG Lichao, YANG Bing, ZHANG Ruzhou. Designof 1 out of 16 High Voltage Analog Switch Circuit with Enable Control[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303-.
|
|
基于Minitab的宇航集成电路质量控制方法
何磊;蔡媛媛;魏然;戴莹;吕栋;虞勇坚
摘要
(
217 )
PDF(1257KB)
(
259
)
可视化
 
在宇航集成电路筛选及考核检验环节,加强对关键测试参数的数据分析及判别,严格控制关键参数在批次内和批次间的一致性,是宇航集成电路的重要质量控制方法之一。运用Minitab软件分析宇航集成电路筛选过程中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分布,评价测试过程能力。通过对宇航集成电路测试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评估测试程序的开发质量好坏,对宇航集成电路的质量不断改善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GJB3014等军标体系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X
何磊;蔡媛媛;魏然;戴莹;吕栋;虞勇坚. 基于Minitab的宇航集成电路质量控制方法[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401-.
HE Lei, CAI Yuanyuan, WEI Ran, DAI Ying, LYU Dong, YU Yongjian. QualityControl Method of Aerospace Integrated Circuit Based on Minitab[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401-.
|
|
掩模制造用量测设备工件台结构研究
华卫群;尤春;薛文卿
摘要
(
208 )
PDF(1720KB)
(
171
)
可视化
 
高精密量测机台在量测过程中,温度波动和支撑地板震动均会影响量测精度。选用合适的量测设备、工件台材料以减弱温度波动的影响。其次,选用装备减震功能的部件以提高量测工件台的平稳性。再次,采用气悬浮移动工作平台减少摩擦力以提升量测精度。最后,量测设备工件台结构和零部件组合的几何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高精密量测机台的水平/垂直直线性上移动小于2 μm,气悬浮平台的悬浮间隙误差小于1 μm。
X
华卫群;尤春;薛文卿. 掩模制造用量测设备工件台结构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402-.
HUA Weiqun, YOU Chun, XUE Wenqing. Research on the Worktable Structure of a Measuring Equipment for IC MaskManufacturing[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402-.
|
|
反熔丝型FPGA电路过电应力失效分析
郑若成;王印权;孙杰杰;田海燕;郑良晨;吴素贞
摘要
(
232 )
PDF(2486KB)
(
265
)
可视化
 
反熔丝电路作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核心芯片,其失效机理及是否与反熔丝器件相关尤为重要。对某款反熔丝电路电源过应力失效问题进行机理分析,同时通过逻辑分析并配合EMMI、红外等分析手段,对失效点进行物理定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FIB和SEM观察到时钟网络中某NMOS管漏结及布线发生了严重的电迁移,对电源过应力引起NMOS管漏结及布线电迁移失效进行了验证。针对该失效问题的预防措施,对引起电源毛刺的失效电容进行更换并确认,对电路失效部位版图进行抗电迁移版图加固,经过验证相关措施切实有效。
X
郑若成;王印权;孙杰杰;田海燕;郑良晨;吴素贞. 反熔丝型FPGA电路过电应力失效分析[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403-.
ZHENG Ruocheng, WANG Yinquan, SUN Jiejie, TIAN Haiyan, ZHENG Liangchen, WU Suzhen. FailureAnalysis of Over-voltage Stress in Anti-fuse FPGAs[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403-.
|
|
0.25 μm掩模制造中激光直写参数的优化研究
袁卓颖;华卫群;刘浩
摘要
(
216 )
PDF(2037KB)
(
230
)
可视化
 
主要介绍了激光直写的工艺原理和主要的直写参数,通过试验的方式,对0.25 μm掩模制造中的激光直写参数束斑剂量、焦距、每束光的剂量、光束一致性以及拼接进行分析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使得掩模条宽(CD)均匀性提高近20 nm。
X
袁卓颖;华卫群;刘浩. 0.25 μm掩模制造中激光直写参数的优化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404-.
YUAN Zhuoying, HUA Weiqun, LIU Hao. Optimization ofLaser Direct Writing Parameters in 0.25 μm Mask Fabrication[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404-.
|
|
电流垂直流动集成大功率PIN限幅MMIC技术
彭龙新;戴家赟;王钊;贾晨阳
摘要
(
179 )
PDF(1732KB)
(
213
)
可视化
 
提出了一种电流垂直流动的纵向导电PIN二极管集成限幅器。根据功率要求,确定了PIN的P+、I和N+层浓度和厚度等参数,并设计了工艺实现方案和加工方法,成功研制的SiC衬底Si PIN限幅器面积为3.3 mm×3.1 mm,在3.5 GHz频率下,能够持续承受200 W连续波功率,300 W、400 W、500 W、600 W、700 W不同脉冲功率各10 min,且输出漏电平仅为10.3~13.7 dBm。受接头和电缆等功率承受能力的限制以及大功率源的缺乏,没能往更大功率进行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电流垂直PIN异质集成的可行性和PIN二极管纵向导电构思的先进性,大幅提高了功率容量密度和功率承受能力。
X
彭龙新;戴家赟;王钊;贾晨阳. 电流垂直流动集成大功率PIN限幅MMIC技术[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405-.
PENG Longxin, DAI Jiayun, WANG Zhao, JIA Chenyang. Technology of High Power Vertical PIN LimiterMMIC[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405-.
|
|
电子器件自毁技术
周立彦;朱思雄;王剑峰
摘要
(
351 )
PDF(5324KB)
(
467
)
可视化
 
电子器件存储信息及其核心制造工艺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而对器件实施物理毁坏是最彻底的防护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子器件自毁技术,包括可降解瞬态电子技术、应力破坏、化学腐蚀以及含能材料热毁伤,对不同类型自毁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论述和比较,阐述了电子器件自毁技术的发展前景。
X
周立彦;朱思雄;王剑峰. 电子器件自毁技术[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406-.
ZHOU Liyan, ZHU Sixiong, WANG Jianfeng. Self-Destructing Methods for Electronics[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406-.
|
|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研究
王贤会;李克靖;吴珏;耿永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需要准确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其准确性对矢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分析了传统霍尔传感器的位置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尔位置传感器的位置补偿方法和位置限制方法,改善了传统方法的位置性能,提高霍尔位置的估算效果。在基于CKSF103C8T6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矢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位置补偿和位置限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电机的位置,从而抑制电机的转矩脉动。
X
王贤会;李克靖;吴珏;耿永.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研究[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501-.
WANG Xianhui, LI Keijing, WU Jue, GENG Yong. Research on Position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 Nous Motor Based on Hall Sensor[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501-.
|
|
基于ARM Cortex-M0内核单片机的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设计与实现
秦汉;王瑞琦;卢超波
摘要
(
392 )
PDF(39281KB)
(
275
)
可视化
 
根据红外光谱法血氧饱和度测量原理,以ARM(Advanced RISC Machine) Cortex-M0内核单片机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指夹便携式脉搏血氧仪。设计采用基于ARM内核的自研微处理器,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硬件上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模块,同时设计可控开关电路,电源功耗降到最低。软件上设计实现采集脉搏波信号并进行数字解调、噪声消除、特征点提取等功能。通过与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YX301型号血氧仪(以下简称鱼跃血氧仪)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样机在静态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及脉率测量误差最差在2%以内,验证了产品稳定性。
X
秦汉;王瑞琦;卢超波. 基于ARM Cortex-M0内核单片机的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设计与实现[J]. 电子与封装, 2021, 21(6): 60502-.
QIN Han, WANG Ruiqi, LU Chaob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inger ClipPulse Oximeter Based on ARM Cortex-M0 core MCU[J]. Electronics and Packaging, 2021, 21(6): 60502-.
|
|